说到香港乐坛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提许冠杰,他因为开创了粤语歌潮流而被称为“第一代歌神”。
在六七十年代,香港影视迅速崛起,影视剧主题曲也一改粤剧的小调风格,粤语流行曲逐渐被人熟知。
1975年,许冠杰和哥哥许冠文主演电影《天才与白痴》,他创作了主题曲《天才白痴梦》,歌曲随着电影的热映而走红。
后来,兄弟俩再次合作主演的电影《鬼马双星》大火,票房甚至高于当时巨星李小龙的功夫片。许冠杰自弹自唱同名主题曲《鬼马双星》,歌词大胆用香港俚语,富有节奏感,成为划时代意义的粤语流行曲。
香港人也是在这时才发现,原来粤语歌这么好玩,这么带劲!
此后,诸如《半斤八两》《卖身契》这类描述草根市民心态的粤语歌蹿红街头巷尾。1976年的专辑《半斤八两》卖到脱销,唱片市场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半斤八两,卖到要抢”。
许冠杰带给人们的可不止是这些经典金曲,他的音乐精神影响了几代人。
1992年,许冠杰退出乐坛,在告别歌坛群星演唱会上,他压轴唱了一首《急流勇退》。年,许冠杰写给张国荣的歌词道尽了张国荣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求名逐利时常多争斗/尽圈中的欢笑泪流/在那高峰始终都不免跌后/日担忧心神倦透。”
这段歌词写的便是80年代香港乐坛最震撼的:谭张争霸。
80年代起,香港乐坛已经是巨星如云,徐小凤、罗文、林子祥、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叶倩文、陈百强……
王杰,陈百强,张国荣,梅艳芳珍贵合影
“众神”之中,谭咏麟的王者之位是无可撼动的,他保持的111张个人唱片、276场演唱会的纪录,恐怕再无人能超越。
港乐史上的经典唱片《爱的根源》
在这么多明星里,“争霸”的事情偏偏发生在谭咏麟和张国荣身上。
为什么呢?事情还得从六十年代末说起。
当时谭咏麟和陈百强已经在酒吧唱歌了,13岁的张国荣还在英国念中学。
谭咏麟早早就红了,从温拿乐队单飞之后的第一张专辑就拿到了金唱片奖。
这时的张国荣还是一个刚出道的小角色,他在台上唱歌,把自己心爱的帽子仍给台下,却被观众又仍回来。
就在谭咏麟如日中天的时候,张国荣以一张《风继续吹》迅速崛起。
第二年他趁热打铁,以自己的英文名命名的《Leslie》,在香港本地销量突破四白金,一首《Monica》大红大紫。
张国荣后来居上,一口气在红馆开了十场演唱会,场场爆满,很快成为可以和谭咏麟比肩的歌手,各大音乐奖项两人经常“狭路相逢”。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媒体成了“谭张争霸”的始作俑者。
两派歌迷水火不容,硝烟弥漫,。
其实私底下,谭咏麟和张国荣并未交恶,早期谭咏麟获奖时,台下的张国荣还像迷弟一样开心地鼓掌,只是后来失控的局面让他们无可奈何。
争霸的结果是,深陷买奖泥沼的谭咏麟不堪流言和诽谤,在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宣布不再参加任何有比赛性质的音乐活动。
坐在场下的张国荣极度震惊和难过,他最后没有上台,跑到后台不停地吸烟。
后来每当张国荣获奖时,谭咏麟的歌迷都会站出来说:要不是校长退出,你会获奖?
不堪重负而且本身就有完美主义的张国荣,随后做出了更令人绝望的决定:宣布退出歌坛。
1990年,张国荣在告别演唱会上说了一段颇为悲凉的话:
谭张争霸就这样以两败俱伤的结局遗憾收场。
张国荣告别演唱会,1990
后来张国荣破例再上舞台,是在许冠杰的告别演唱会上,俩人合唱了那首《沉默是金》。
“谭张争霸”造成的一隐一退,让香港乐坛元气大伤,好在这时“四大天王”出现了。
四大天王中,张学友是公认的唱功最好,他的《每天爱你多一些》横扫各种颁奖典礼,霸占金曲排行榜冠军位置超过半年,他也从红馆走出香港,成为四大天王里第一个进行全球巡回演唱会的歌手。
四大天王里,成名最早和资历最老的,是刘德华。
80年代刘德华发的唱片大多反响平平,90年代起他进入新的公司,《爱不完》和《一起走过的日子》大卖特卖,“刘天王”就这样走上了神坛。
年之前,外形俊朗的黎明根本没考虑过出唱片,后来他去台湾拍戏,唱了主题曲,戏红了,歌也跟着红了,宝丽金才签了他,给他找了一个阵容强大的词作班底,推出了第一张大碟《LEON》,黎明就这样在乐坛迅速崛起。
四大天王里,郭富城是公认跳舞最好的,他的出现也是最有戏剧性的。
刘德华大红大紫时,郭富城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1990年,郭富城给人拍了一条摩托车广告意外走红,星探直接打电话到电视台询问模特是谁,他的第一张专辑《对你爱不完》一推出就大卖20万张。
让郭富城意外走红的机车广告
这本来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四个人,有一次他们同台演出,偶然被人称为“四大天王”,这种说法迅速被媒体炒作,公司亦借此招牌宣传艺人,所谓的四大天王就这么横空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