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完了”冲上热搜,到底是什么让歌迷们如此担忧?

发布时间:2024-01-28 09:57:07


最近几年,每到岁末年初的行业盘点时刻,华语乐坛总要面临倒退、停滞的质疑。近期,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公布了“年度十大热歌”,《云与海》《白月光与朱砂痣》《踏山河》《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千千万万》等歌曲入选。这些作品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乍看名字可能不熟悉,但点开后,听众会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太多次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听过它们的副歌部分或某个段落。

歌词伪古风、旋律拼凑且口水、演唱质量不高、病毒式营销无孔不入、抄袭疑云频现……一直以来,“抖音神曲”常常被痛心疾首的歌迷们钉在华语乐坛的耻辱柱上。这份“年度十大热歌”发布后,网友们更是直呼“华语乐坛完了”,歌手杨坤也在微博上吐槽“音乐至少倒退了十年”,他同时进一步补刀说,“我忽然发现我错了,说的太保守了。”

网络涌现的新歌饱受诟病,怀旧的风潮相应地愈演愈烈。“年度十大热歌”面世的同时,周杰伦在腾讯音乐娱乐盛典上弹唱的视频被大量转发,他带来了一段歌曲联唱,其中,《安静》发行于2001年,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作品。12月17日晚,西城男孩举办了首次线上演唱会。这支成立于1998年的爱尔兰流行歌唱组合大火于互联网爆炸式普及的前夜,至今,他们依然能在一个多小时内号召2000万次的点击量。

周杰伦和西城男孩的演唱,有着相似的动人之处:没有铺天盖地的填鸭式推广,不依靠绚烂的声光电进行包装,仅凭音乐本身的力量引起观众的共鸣。在某种程度上,一些网友以此为切入点,进而宣泄着对碎片化、快餐式、流量至上的传播环境的不满和反抗。当音乐变成了能根据用户喜好精准制作和预测的流水线数字产品,他们无比怀念曾经的那份温度。就像后,再精彩的线上演出也无法完全取代观众对音乐会或演唱会的渴望,在疫情的阻隔下,人们更想在音乐和互动中寻求温暖的情感支撑。

“年度十大热歌”真的意味着华语乐坛已经堕落或者完蛋了吗?或许,答案并非如此悲观。与“年度十大热歌”并列发布的,还有莫文蔚《这世界那么多人》、周深《和光同尘》、徐佳莹《不舍》、赵英俊《送你一朵小红花》等组成的“年度十大金曲”,这些歌曲都有着不错的制作水准和艺术深度,显然更接近网友们对华语乐坛的固有期待——两份榜单的评选准则表现出了相当明显的倾向。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潘才俊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热歌”的统计标准就是实打实的数据;“金曲”在考虑数据之余,还有更多的衡量维度,这些作品来自用户的收听曲库,再由业内人士进行评选。另外,两份榜单也没有囊括全部的音乐平台,更像是“腾讯系”内部盘点,以此扫射“整个乐坛已经完了”的说法并不严谨。

但音乐产业的深层逻辑已经改变,是不争的事实。从前,唱片公司、权威媒体和业内人士共同形塑着行业的发展,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进入到行业中,《老鼠爱大米》《求佛》等网络歌曲一度风靡一时,也引发过巨大的争议。自媒体时代到来后,更多的音乐人拥有了主动发声渠道,乐坛审美注定变得更加多元,它不再只是专业门槛极高的阳春白雪,也可以是通俗平易的下里巴人。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让“上网冲浪”突破了曾经的受众壁垒,除了年轻人和都市白领,老年人同样沉迷于短视频平台。在算法推荐、市场下沉的交织影响下,旋律上口、歌词简单的套路神曲,很容易迅速走红。

“年度十大热歌”其实像一面镜子,对热衷于在网络上输出观点、深受流行文化影响的年轻人来说,它为他们照见了象牙塔外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热歌”中并非没有好作品,去年,大爆的《少年》曾在疫情期间鼓舞了许多人的信心,今年,歌词经过改编的《错位时空》搭配上《觉醒年代》的画面,在建党百年之际唤起了上百万人对革命先辈的追思景仰。但在大把大把的“热歌”批量生成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粗糙雷同的歌曲品质问题和平台强推带来的逆反式厌恶,否则,“十大热歌”也不至于引发如此强烈的吐槽。

然而不管“热歌”还是“金曲”,华语乐坛风光不再,几乎是一个没有争议的肯定句。是如今的创作者们水平下降了吗?这个问题很难得出实在的、可以量化的答案,但有一点相当明确,从业者必须直面整个行业生态的剧变。如今,算法让人们很难突破信息茧房的束缚,作品是要出圈还是要垂直,两者间的平衡愈发难以兼顾。短视频时代,音乐更是常常成为“背景”,而随着全场景生态下多终端设备以及“元宇宙”等概念的加速发展,音乐已经越来越难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太容易成为单一的消遣方式。未来的音乐、未来的华语乐坛到底会走向何方?恐怕只有时间才能论证这个老生常谈、又没有统一答案的话题。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上海粤语新歌榜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