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海陆丰文化本身归属于闽南文化,是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广府文化互相影响形成,
实际上广东只有三大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闽南文化即福佬文化,不管是潮汕雷州还是海陆丰都属于闽南文化。这三大文化都是各具特色的闽南文化
海陆丰文化的形成
海丰成了三种地域文化的中转站,同时接受了客家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影响。明代推行卫所制度,海丰因扼惠潮官道,为粤东海防重地,在境内设置碣石卫及海丰千户所、捷胜千户所、甲子千户所,并带来了属于北方的军屯文化。加上境内百越文化的遗存畲族文化及疍民文化的共存和沉淀,使海丰更有别于东邻的潮汕文化。形成了一种适应性强、富有冒险精神、敢为人先、容易爆发但不善坚持、兼容并收又好斗、具有短期行为心理的特点。在内容易“窝里斗”(俗谓海丰为“牛地”,好斗),在外讲乡情义气,抱团作战,是以有“天顶雷公,天下海陆丰”之称。
各文化对海陆丰的影响
闽南文化:妈祖信仰
受潮汕影响的:重鬼神好占卜
受客家影响的:我认为是擂茶,广东擂茶主要是客家擂茶,然而海丰擂茶唐朝时就已经有了,而客家人是宋朝开始才陆续进入海陆丰,带来新的擂茶方式,与海陆丰本土擂茶相融合形成的擂茶文化。
受广府影响的:海陆丰的饮食文化与广州的饮食文化差不多,海陆丰地区的客家方言是最接近粤语的客家话
海陆丰姓氏方面更接近闽南
从百家姓来看,闽南地区清一色都是陈林黄,
潮汕也是
海丰140姓:陈林黄吴刘张李曾王余
陆河077姓:彭叶罗朱陈邱刘黄李张
其中有66个姓氏与海丰重复
陆丰没有数据
海陆丰文化记忆
白字戏
白字戏源远流长,是我国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在明朝初期或更早时期从闽南流入到海陆丰,与本地的文化相结合,吸收了本地民间艺术的精华,用方言来演唱,逐渐形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白字戏
西秦戏
西秦戏又称乱弹戏,流行于海陆丰,潮汕和福建南部等地,明朝西北地区的西秦腔流入海陆丰,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又逐渐游离于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别具风格与特色的西秦戏剧种
海丰八音
麒麟舞狮
海陆丰擂茶
据查阅有关史料和了解,海丰临近的潮州汕头惠州,惠东等市县的群众生活中,没有擂咸茶的习惯,只有海丰包括陆丰,陆河,汕尾这些地方才盛行吃咸茶,这应该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的康乾盛世,在明代以前的海丰百姓,多数来自江西省和广东北部的客家人,明代中期以后福建和潮州等地人口逐渐迁入海丰,在以客家为主的原始民俗和闽潮民俗的汇融中,演变成为独具特色的海丰民俗风情,这是人们喜爱的吃咸茶
粿文化
海陆丰地区的粿会因为佳节吉旦的不同,其种类造型和制造技术也不尽相同,即有了“时节做时粿”之说,一年之中海陆丰人以春节的甜粿,发粿的制作最为隆重和繁杂。时时话,节节粿,在海陆丰地区,清明节要做“鼠壳龟粿”,端午节做粽子,中元节做“重糕粿”,冬至做“冬节蛤”,“冬节丸”。
“粿”贯穿了海陆丰人一年四季的生活图景,传递着海陆丰人心中的乡情,亲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海陆丰的粿,不但令人赏心悦目,胃口大开,还体现了海陆丰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和典型的节日饮食习惯。
赤石古寨
走进赤石镇,你可以发现这里的一大特点便是寨多,故有“赤石十八寨”之称,如今保存比较完整的新厝林,千秋塘,新城,羊坑四个古寨,这些古寨以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人文景观,点缀于绿水青山之间,成了赤石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赤石古寨不仅以其恢宏奇巧的建筑风格引人瞩目,而且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发人深思,赤石古寨在建筑上遵循简单实用,安全舒适的原则,以采用当地的沙土鹅卵石等材料为主,强调返朴归真和顺乎自然,而且古寨大多为方形寨这与其他地方所崇尚圆形寨不同,因为这里的沙石资源和山水资源比较丰富,第一个就是就地取材,第二个就是古寨的建造形式方面,大部分是方形,他有别于粤东的客家古寨,也有别于粤西的古寨,主要是方形建造。
万国语言
赤石古寨以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防御功能强著称,在海陆丰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而赤石的民风民俗也别具一格,走进赤石,你可以听到福佬,客家,粘米等三种方言在这里汇聚融合,共生共存,许多赤石人会听并且会讲这三种方言,难怪有人戏称赤石人会讲“万国语言”
在古代的交通上,有多条古道交汇,很多南下的移民就选中了这个地方,带来了不同的文化,有广府文化,福佬文化,客家文化而且这些不同文化体系的移民来到赤石后,带来了不同的地方风俗,所以赤石的民间文化也是很丰富
眺望赤石,一边是粗犷,简朴,坚固的古寨,夕阳下,显得那么的深沉和苍老,她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另一边却是高大,明亮还略显奢华的现代楼房,透视出着社会的变迁,这一新一旧,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赤石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看完记得分享到朋友圈
谈谈你的看法
重磅!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6876659”,即可领红包!或复制此消息u4rIVu59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