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听歌学会的第一门“外语”就是粤语。
虽然也经常听岔,把Beyond的《海阔天空》听成
跟天鹅,含眼泪看雪飘过,歪着狼啃了的心窝漂远方”。
(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怀着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
不管听不听得懂,总之听得很带感啊。
那粤语歌为什么这么好听?
往下看↓
普通话是四个调,粤语有九个调。至于这九个调怎么说,可以学一下用粤语数数,三九四零五二七八十,这九个数刚好是粤语的九个调。
粤语九个调里面除了第一声、第二声和普通话一样外,其他七个调都是普通话里没有的。这九个调从最高调到最低调皆有,所以听起来起伏不定,抑扬顿挫,层次感非常明显。
声调丰富了,可选择的余地就大。
粤语歌词创作时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协音。
协音就是歌词声调变化,要和歌曲旋律变化基本相一致,否则会很难听。
这和古代词曲创作中考虑平仄相似,但比平仄要求高。
粤语本身的音调就像一段旋律,当它再谱上一段旋律契合的曲子,自然很好听。
粤语的好听不仅因为它的语音语调,还因为它的古老。
说到粤语的古老,好多人会觉得奇怪。因为在印象里,粤语是广东人和港澳人说的话,时髦洋气,怎么会古老呢?
汉武帝北伐图
这与古代的一段历史有关。
历史上,北方地区总是受到外族入侵,中原人就不断地南迁避乱,一次次的南迁之下,中原人民就把自己的语言带到了南方,这些语言又和南方本地土语融合,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各种南方方言。
唐朝大诗人张籍游过温州之后写诗说: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所以今天南方的粤语、闽南话、客家话、吴语、徽语,它们都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成分。
粤语地区没有经历白话文运动,因此保留了古词和古用法。
比如:
出街睇到太太慌
要你睡过隔篱床
——东山少爷《我为波狂》
“隔篱”就是“隔壁”,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唐朝杜甫的诗(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真可谓是骨灰级的文言文。
此外,粤语还有大量叠词。
由于粤语的发音非常饶舌,舌头要适当放松一下,使用叠词缓解发音。这就是为什么粤语歌里,经常遇到“卡碟”的现象。
如从未听过誓言如幸福摩天轮
才令我因你要呼天叫地爱爱爱爱那么多
——陈奕迅《K歌之王》
天阔阔 雪漫漫
共谁同航
这沙滚滚 水皱皱
笑着浪荡
——周华健《天龙八部》主题曲
叠词和古风之间有何关系?
当然有关系,《诗经》里就常能见到叠词,比如“呦呦鹿鸣”、“戚戚兄弟”……
入声在今天听起来很陌生,那是因为在普通话和北方方言里,入声已经完全消失了(除了山西、河南一带的晋语,据称和客家话非常相近)。
但是在所有的南方方言里,入声基本都保留了下来。
入声具体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粤语的“十”和“一”字结尾是短促的爆破音,这就是入声。
入声是汉语的伟大发明,它主要有两个作用:减少同音字;丰富情感。
今天很多诗词用普通话读起来总感觉缺乏韵味,豪放的如岳飞的《满江红》,婉约的如柳永的《雨霖铃》,它们都是入声韵。白居易写《长恨歌》《琵琶行》,每到伤感处皆改用入声韵。
这些入声韵诗词普通话读来平淡无奇,但用粤语读就很有味道。
综合以上所述,多听粤语歌,不仅能听到中国最潮的时尚,也能听到中国最深沉的气息。
唤起我们音乐细胞的,不仅仅是粤语歌曲的流行元素,更是老祖宗的语言智慧。
大数据爱好者,请扫以下二维码加“SAS中文论坛”志愿者为好友,“SAS中文论坛”志愿者会把您邀请入群。
如果您对SAS认证和培训感兴趣,请扫以下二维码获得免费在线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