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百度百科记载,粤粤整理了一下相关资料:
中文名:粤语
外文名:Cantonese
所属语系:汉藏语系-汉语族
使用人数:广东省本地人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 ,全世界约7000万。
世界排名:第14-16位
标准音:广府片区中广州话的西关口音
国内使用地区: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等
国外使用地区:北美洲、英国、欧洲和澳洲、纽西兰、圣诞岛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华人社区
代表人物:孙中山、袁崇焕、康有为、梁启超
-什么是粤语?-
粤语又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
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
-起源-
粤语自秦朝至今,约有2200多年的历史。粤语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国”(南粤国),是一个泛称。
民间称其为“白话”、“广东话”等,在美洲被称为“唐话”,“广府话”、“省城话”(现一般称为“广东话”)专门指旧广州府地区(今广州及周边南番顺地区)、香港、澳门、梧州、贺州地区的粤语。
明代:多用于江浙吴语地区。
清代:多用于岭南两广,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
历史上:两广别称“两粤”,广东为“粤东”,广西为“粤西”。
直至民国时期:“粤”才逐渐收窄范围被用作广东省的简称。
-各时期的粤语-
-秦汉-
上古时期,岭南地区的多个原始部族被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人泛称为南蛮。秦始皇南下攻取“百越”后,华夏族人来到岭南地区,南蛮族人则逃往山区或更南方的地区。当时的华夏族语言开始传入岭南地区。秦灭亡后,南海郡尉赵佗兼并桂林郡和象郡称王,建立了短暂的南越国。在汉朝鼎盛时期,华夏族融合当时周边多个民族演变成汉族。这一时期是粤语出现雏形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再次处于长年内战,北方更首次沦陷到外族手中,大量中原士民逃至岭南,北方汉语不断对本地语言冲击。当时古汉语与以前形成的古粤语混合,进一步拉近了古粤语和中原汉语的差别。这一时期是粤语的成长时期。
-唐宋-
唐朝鼎盛时期,岭南地区汉族人口进一步增加,与汉族长期接触的原住民已被汉化。而在汉族分布较少的山区,本土原住民则继续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化。这一阶段粤语仍受古汉语影响,成为一种既对应中古汉语发音又有部分独立词汇的语言。唐朝灭亡到南宋灭亡,燕云十六州沦陷达四百年之久,这段时期数量庞大的中原汉人源源不断地南下珠江三角洲,拉近了古粤语和中原汉语的差别。这也是最后一次拉近粤语和中原汉语差别的时期。至此,粤语无论在发音还是在文法上已与中原汉语十分接近。故唐宋时期可被视为粤语的定型时期。因此现代粤语仍能对应宋朝《广韵》的发音,但难以对应元朝或以后的古汉语发音。
-元明清初-
元朝,蒙古人迁都至位于燕云十六州内的大都(前称燕京,后改称北京),并以当地话作为官方语言。当时的中原汉语与中古汉语和粤语的差别在此后不停变大:当时的中原汉语急剧地向北京官话方向发展,北京官话的入声迅速消失(即是-p/-t/-k韵尾脱落,如“入日北”三字在中古汉语和现代粤语都带有不同入声韵尾),又出现了不属于“平上去入”传统四声的轻声声调;已经定型的粤语则未元朝影响而独立发展。
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原官话韵尾进一步消失(现代官话仅存-n/-ng韵尾,-m尾与-n尾合并)。又有连接i/u韵母的g/k/h声母被完全颚音化成j/q/x声母(如“吉其兮”三字在中古汉语和现代粤语均带有g/k/h声母,现代官话则被完全颚音化成j/q/x声母);18世纪到20世纪(即清初到民国初)出现一本叫《分韵撮要》的记录粤语的韵书。
-清朝中末-
清朝闭关自守,仅留下广州作为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口岸,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后掌握的汉语是粤语而非官话。不少京官为了与外国人经商议事也常常接触粤语,使得粤语首次逆向传播到中原。这一时期又有大量粤人迁移到美洲、澳洲和东南亚各地,粤语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粤语则平稳而缓慢地变成现代粤语,最明显的不再分辨平翘舌(舌尖舌叶),西洋学者在清朝中后期见证粤语不再分辨z/c/s声母和j/q/x声母的过程(现时香港带有sh/ch的粤语音译英文名词可被视为活化石,因为当时sh/ch未有混到s/ts之中,例如沙田的沙-sha),是不再分辨z/c/s声母和j/q/x声母,又按粤语韵母长短把阴入声派入上下两种阴入声(如“色锡”两个阴入声字分别带有短和长的韵母,前者被派入尖锐的上阴入声,后者被派入近似阳入声般低沉的下阴入声)。
-近代-
,虽然有北方白话取代文言文正式书写的趋势,但粤语的实际使用没有多大限制,一度还有把粤语定为全国普通话的提议。但建国后,在全民推广北方语言作为普通话运动中,粤语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致在中国大陆粤语分布区的许多年轻一代不懂得一些专门名词的粤语读法。这种情况使得不少以粤语为母语的人士开始产生一种母语危机感。
-声调-
粤语声调亦大异于北,盖以六调,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浊平,五浊上,六浊去。复以促音清平为高入,促音清去为中入,促音浊去为低入。合为九声。
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九声各自代表字有:诗(si1);史(si2);试(si3);时(si4);市(si5);事(si6);色(sik1);锡(sik3);食(sik)。
即使只以1至6的六个数字标示,我们仍然要说是有九个声调,或者说有“九声六调”,不能称作只有六个声调。
六个调值的代表字为:周(zau1);口(hau2);店(dim3);河(ho);姆(mou5);渡(dou6)。
把声调形象化地绘成一个图表,使人较容易想象出这六个声调的分别。
-词汇特色-
粤语的词汇分为汉字词、粤语词和外来词。
汉字词:最常用,占词汇的大部分,如“时间”。
粤语词:粤语专有词汇,如“得闲”。
外来词:指由外国语言组成的词,粤语吸收较多外来词,如粤语日常用语中的“士多”表示英文中的“store”。
-广州VS港澳-
广州音是约定俗成的粤语标准音,大多粤语字典以广州音为准。广州以粤剧、粤曲等传统艺术长期保持广州话的标准地位。1970年代末以后,香港粤语流行曲、粤语电视剧及粤语电影强势影响广东地区,继而辐射中国内地。
民间的香港口音跟广州口音并无明显分别,只是在语感上有少许差异,是两地在不同社会体制下沿用不同的习惯语汇,用词有所不同,以及两地教学改革所致。针对香港年轻人懒音增多现象,香港一些大学教授发起了粤语正音运动。
-广州方言-
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方言之一。
广义的广州方言又称“广府话”、“白话”,属粤方言广府片,是粤语的代表方言,通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及粤北部分地区,以及广西东南部。
狭义广州方言指广州话,专指广州市区通行的粤语。广府话本身亦不断变化发展。1949年前的广州话用词比较古雅,受北方方言影响较少。
广州方言主条目:东山口音、西关口音、西村口音和番禺口音广州方言即狭义“广州话”,因地处珠江流域中心城市,为广州、香港等市数千万本地居民母语,长期引导传统的粤语戏曲文化和粤语流行文化,影响力大,被各粤语方言区人们接纳为约定俗成的标准音。广州话本身亦在不断缓慢变化。广州音收音范围较广,连佛山、中山、香港的部分口音也一并收录。
-港澳粤语-
粤语于香港与澳门的官方、媒体以及社会广泛使用,语音为广州音,部分专有名称的词汇则与广州有一定差别,但不影响双方沟通,在生活上也不易察觉。澳门粤语长期受香港粤语影响,因此完全一致,外来语更多使用英文外来语,而葡文外来语并不多见。
香港于1997年前仍有相当人数称之为广州话、白话;1997 年后基本以粤语、广东话作为香港粤语的正式名称。
香港新界的本地粤语是莞宝片围头话。
1949年前的香港,粤语是香港市区的主要语言。而在新界郊区,有不分则带有粤客混杂的口音,当中以锦田话为代表,但这种口音今日只在上了年纪的香港人身上找到。
1949年后,香港粤语出现大量音简现象,当中以鼻音消失及w拗音的消失最为显着。
不过,1980年代之前的大众媒体依然尽力避免在电台电视节目上出现「懒音」,直到今天,部分香港文语言学家亦对其屡加抨击,并提出「正音」活动。
由于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大量香港人移民到海外,海外的粤语亦受到香港粤语的影响,亦确立世界上出现标准粤语,取音与语法标准亦仍为广州话。
-特点-
保留大量古汉语成分
在标准粤语/粤语广州话中保留有许多古老发音,粤语保留有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且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典籍中找到来源。
在汉语北方话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粤语中保留有修饰成分后置及倒装等语法项目 。而且现代粤语仍然有较高使用在上古汉语中占主导地位的单音词的倾向。一些被粤语使用者视为通俗的字辞可在古籍中找到来源。
l 第一及第二人称用“我”、“你”,与官话相同。
l 第三人称不用“他”,而是“渠”(俗写“佢”。东汉《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跟吴语一样。
l 复数人称不用“们”,现代粤语写作“哋”。
l 粤语用“系”而不用“是”来代表正面答复,“系”是明清两代常用字。李俨《中算史论丛》第一册(1955年版本,第210页)提及18世纪数学家Issac Wolfram 时,就写为“渠系荷兰炮队副队长”。
l 在文言文和现代粤语中,“卒之、畀”都等同“终于、给予”的意义。
l 古代常用的“文钱”,粤语也保存了“文”的用法(但常用通假字“蚊”)。
l “寻日”(昨日)的“寻”可追溯至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中的“寻”,解作“不久前”。
l “几多”(多少)、“几时”(何时)则可追溯至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
有些现代粤语虽可溯古,但古今用法有异
l 上表中《尚书》“惟天阴骘下民”一句的阴骘,本指默默保护,后来则演化为功德之意。道教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就是说文昌帝君训示人们要“广行阴骘”。之后阴骘又衍生出阴功与阴德两个同义词。
l 《红楼梦》第73回写到“救人急难,最是阴骘事”,指的本是好事,但是现今粤语所谓的“阴骘事”改变成为缺德事的意思。至于阴功一词,就像普通话中“好容易才……”与“好不容易才……”是同义一样,现代粤语之中,无论说“真系阴功”抑或“真系无阴功”,都是凄惨、可惜之意。
遗留有古南越语成分
古代南迁到岭南地区的华夏族与南越族原住民长期杂居,彼此间语言、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相互渗透。现代粤语在底层中仍含有南越语成分,表现在词汇方面,语法上也有一些遗存。现代粤语跟现代壮语在日常用语上接近或相同的常用词有不少。这些词到底是古汉语的来源,还是古百越语底层词汇遗存,又或者根本就是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借入了古汉语的这些固有用词而导致人们认为粤语中的这些底层词汇是古百越语的来源,已无从考证。目前粤语的这些在古汉语文献中没有被记载过的词汇约有20%,比重不大但使用频率较高。
吸收外来词
粤语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广州从清朝起已出现外来语,而到香港殖民地史时期,香港粤语(港式粤语)中吸收外来词特别多,影响着广东境内粤语区。这些外来词很多普通话没有吸收,如“士多”(store,siː22 tɔ55),即“小卖部”;有的是吸收了但译法不同,如“沙拉”在粤语中是“沙律”(saa1 loet6);不少外国人名在粤语中的译法亦与汉语北方话存在很大差别,如第43任美国总统George Bush在普通话中翻译成“布什”,,香港粤语则翻译成圆唇的“布殊”(bou4 syu1)。这些译名常需用当地语言发音才与原音接近。
相较而言,对辅音尾的音译,普通话常后加元音译出,因为没有相应韵尾,而粤语则不时将尾辅音丛合并,如lift(升降机)有时写作粤语字“䢂”(“车+立”:左车右立,读作lip),将-ft简化为-p。
1980年代开始,不少粤语外来词随着香港、珠三角等粤语区与内地交流更加频繁渐渐进入了普通话,例如“巴士”(bus)、“贴士”(tips)、“蛇gwe1”(Scare:惊吓、恐惧,se4 gwe1)等等。有时,这些词被普通话吸收的时候发生失真,如粤语“搭的”(乘搭的士的简称)被普通话当作“打的”吸收。
-书写-
方言字和粤语白话文
现代粤语在正式场合里普遍采用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现代汉语白话文书写系统,其语法、词汇跟普通话书面语大致相同。这种白话文的语法、词汇和用语与粤语有较大的差别,不过人们似乎已经基本上习惯了这种差异,不觉有大的不便。但当人们用粤语读这种白话文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完全按照字面来读的。朗读者会习惯上根据粤语语法、词汇及用语调整字面文句,用粤语复述出来。
大众媒体为贴近民众,不时会加入大量粤语固有词汇。部分杂志会采用另外一套自己的粤语白话文书写系统,大量按照粤语语法及用语书写,不懂粤语的中文使用者是难以理解这种粤语白话文的。报纸则会采取折衷方法,主要行文都是以普通话白话文书写,但在对话和引言中,会使用粤语白话文书写广东话对白,令文章更为生动,并避免在翻译成汉语白话文时出现失真。
因粤语白话文书写会用到大量粤语独有的粤字,在大五码系统(由台湾公司建立的繁文系统)的电脑中没有收录这些字,书写粤语尤为不便。香港政府早年曾推出一个香港增补字符集,收录了扩增粤字约5000字左右)如“啲”、“嘅”、“攞”、“揸”、“嘢”、“冚”等等。
由于并非所有电脑都装有广东字增补字集,粤语使用者在网上讨论区等非正式场合,在没办法打出粤字的时候,会折衷地以英文的“o”代替口字旁,写成“o的”、“o既”、“o野”来代替“啲”、“嘅”、“嘢”这类粤字;有时也用更简单的办法,如用英文字母“D”代替发音相同的“啲”字,英文字母“ge”代替发音相同的“嘅”字。
介绍一首很有粤语韵味的歌曲
多练多唱说准粤语并不难
如果大家觉得有什么困难
或者想学习粤语的可以扫一下二维码
参加课程学习哦~